半岛官网传统服饰|中华服饰上下五千年 [ 上 ]

  服饰       |      2023-12-07 06:13:31

  半岛官网中华民族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从皇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服饰代表着中华之世界观,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博大精深,是一门深远的学问,反映着过去时代中,人们因地域环境、战争迁徙等影响下形成的文化标识。

  那么,中国传统服饰是怎样的,又有怎样的丰富样貌呢?本专题将以历代的艺术精品为切入点,从绘画半岛官网、壁画、雕塑、陶俑中寻找信息,进入中华服饰上下五千年的世界。

  中国服饰的源流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磨制的骨针和饰品是目前关于中国服饰最早的实物证明。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不再只依赖大自然提供食物,农业与畜牧的经营也使人类由逐水草而居转为定居。石和陶制纺轮的发明,说明衣服原料的发展更进一步,人类能够用织物纤维纺纱、织成布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狩猎、渔猎、畜牧等方面的各种工具得到改进,服装在制作上更加符合人体需求,审美观念也随之产生。

  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在夏商时期半岛官网,上衣下裳是当时主要的服饰形制,并以冕服区别等级。到了周代,服制较前代渐趋完善,仍保留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并被纳入“礼治”范围。西周时,上下连属但腰部断缝的“深衣”为上层社会的重要穿着。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确立,周天子的权利日趋衰微,各国已不完全尊崇周之服饰制度。赵武灵王为国家强大,进行胡服骑射改革,胡服的窄袖短衣、长裤、革靴等服制更加便于骑射,渐在军队中盛行。

  秦灭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时服饰基本承袭前朝遗风,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衣身结构有曲裾和直裾之分,袖亦有长短之别。男女日常服饰形制差别不大,均为交领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腰间系革带,带端装有带钩,女子腰间以丝带系扎。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汉承秦制,以袍为朝服,袍即深衣制。汉朝服饰主要有袍、襜褕、襦、裙等。西汉早期服制多为曲裾深衣,东汉则多为直裾。汉代仕宦燕居多服禅衣,即单衣,形制与袍同,唯不用衬里。汉代女子常服仍为上衣下裙和深衣,上衣为襦,短至腰间,有交领和直领。下裙及地,上窄下宽,腰间系带。衣袖趋大,袖口收敛,曲裾直裾并存,曲裾居多。妇女有着裤装,大多仅有两个裤管,上端用带子系扎。

  魏晋南北朝是思想活跃,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服装上开始追求“精神,格调和风貌”,宽衣博带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承秦汉之制,其少数民族服饰承北方习俗。受玄学思想影响,汉族男子多着宽衫子,袖端敞口;头饰有帻、巾、漆纱笼冠等。北方受游牧民族影响,衣着多以衣裤为主,上衣为褶,下衣为裤,名为“裤褶”。头饰有帻、巾、漆纱笼冠等。南方气候湿热,高齿木屐开始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服装继承汉制,上俭下丰,有深衣、衫、襦、袄、裙、袿衣、帔等形制半岛官网,北朝时胡服流行于中原,服饰文化更趋丰富。魏晋时流行假髻的蔽髻,南北朝时受佛教影响,流行飞天髻。

  隋朝历史较短,服饰样貌基本承袭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点,是承前启后的阶段。隋朝官服服制按颜分等级,男子常服多为窄袖袍衫。隋朝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多受胡服影响,男子多着小袖袍、小口裤。女子多着小袖高腰长裙,发式上平而较阔,承北周以来“开额”旧制。贵族妇女着大袖衣,外披帔风或小袖衣。后成为流行的披风式小袖衣,翻领,内外不同色。侍从婢女及乐伎多着小袖衫、高腰长裙,肩披帔帛,头梳双髻。民间妇女多着青裙,外出时戴幂罗。隋朝的服制,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的艺术特色,融入了隋朝的时代特征,对其后唐朝的服饰有很大影响。

  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饰逐渐发展到全盛时期。唐代国力强盛,对外交流频繁,国内安定统一,服饰审美也展露出新的风貌,在服装款式半岛官网、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崭新局面。唐代官服服色制度对日后影响深远,冠和腰带也是官阶区分的标志之一。唐代广泛吸收外来民族文化,如胡服褊衣半岛官网,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服装的主要形式。一般男子也着衫、裤褶、半臂等,百姓大多穿本色麻布衣。唐代女子日常为上衣为襦、袄、衫,下束裙子的着装为主。初唐时盛行小袖长裙,盛唐时则流行袒胸的大袖长裙,女子面部装饰和发髻样式华丽纷繁。此外,还出现女着男装的现象。唐代这一绚烂多姿的服饰文化,可谓中国封建社会服装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绚烂,都令人目不暇接。